如果说以传统文化和博物馆文物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品讲述的故事是一部精彩的大片,那么基于某一文化主题的文化知识产权的出现就是以此为元素讲述一系列故事,IP就是这一系列故事的主角。
现在,几乎所有的文化创意产品都在利用或创建IP来延长其衍生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的生命周期。文化创意产品几乎已经到了“一切都是IP”的时代。这种情况与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每个人都在自媒体的帮助下讲述故事。只要故事讲得好,各种IP都可以大肆宣传。网络剧、畅销书、网络名人等都有IP,包括博物馆IP。
1、从“IP“IP文化”到“IP文化”
什么是IP?IP原本是“IP”IntellectualProperty“缩写,即知识产权。现在它有了一个新的定义:特别是指一种文化之间的连接和整合,具有高识别度、自身流量和强大的实现和渗透能力。我们称这种长实现周期的文化符号为“文化知识产权”。因此,文化知识产权也从最早的文学、动画、影视作品延伸到传统文化等其他领域。
除了包括故宫猫在内的一系列IP及其超级IP外,苏州博物馆的“吴门四家”、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妞”、敦煌研究院的“飞天”是各大博物馆开发的重点文化知识产权。这些文化知识产权可以在几大博物馆的天猫店主页上快速搜索到相应的标题或衍生文化创意产品。
另一个例子是阿里巴巴的表情包,故宫的宫廷娃娃可以成为文化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的基础仍然是文化内容,每个知识产权以其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或文化元素的重建聚集了一群第一代粉丝,通过衍生成影视剧、游戏、文化创意产品,使粉丝群以指数级增长,回馈原始文化知识产权。两者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生态链,最终实现了文化知识产权价值的转化、实现、扩大和生态。
2、文化仍然是基础
当IP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时,有些人认为IP只是一部小说、一部电影或一个人,事实上,这些只是IP的输出方式。IP有自己的流量,是以具体形象为载体的情感寄托,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所以流行的文化IP也会不同。
知识产权形象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知识产权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中的故事和元素是基础。
3、创造力仍然是核心
毕竟,同一部电视剧诞生的文化创意产品缺乏创意,产品也受到道具设计开始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准确性的影响。文化中的故事和元素是历史的遗迹,许多不符合当今的趋势,因此需要重新解释其文化和创造性的表达。
4、人格化是连接粉丝的纽带
有了文化和创意,我们希望一个主题的文化知识产权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通过个性化的知识产权形象往往能够连接粉丝的能量,聚集流量。
